5月26日下午,一场聚焦室外控烟的专题圆桌会议在上海举行,来自场所、志愿者、控烟机构、学术界、媒体及管理部门的代表齐聚一堂,分享多场景、多维度、多视角的控烟共治经验,为推进无烟健康环境建设和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

2025年5月26日,上海,室外控烟圆桌会议举行。 主办方供图
当日,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控制吸烟协会发布全国首份《室外控烟柔性治理倡议书》,呼吁市民朋友:严格遵守控烟法规,室内场所全面禁烟;主动远离烟草烟雾,包括新型烟草制品;共同监督违法行为,严守法律尊严底线。
上述倡议书明确,场所内单位(如沿街商户、餐饮单位等)因地制宜开展控烟宣传和提示,对吸烟行为及时劝阻和引导;志愿者身着全市统一的控烟志愿者装备,强化劝阻技巧,做好引导,维护公共场所无烟环境;市民公众开展柔性劝阻或提醒场所加强控烟管理,也可通过12345热线或“控烟热力地图”小程序,监督公共场所控烟工作。
数据显示,《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自2010年实施以来,历经2016年全面禁烟升级、2022年电子烟纳入监管两次修订,构建起覆盖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立体防护网。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成人吸烟率已降至19.2%,中学生吸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提前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当日会议上,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桂华强调,烟草烟雾中含有数百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包括至少70种是致癌物质,可导致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肿瘤、糖尿病等多器官系统疾病,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危害更为显著,呼吁将控烟纳入全社会工作的重点。
2025年3月,上海在武康路等8个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网红”地标场所采用增加控烟宣传元素、安排志愿者“随时劝”等柔性引导方式,探索减少室外二手烟现象的路径。此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涉及罚款,而是采取商户撤除外摆烟灰缸、志愿者以“请勿吸烟”印章换取游客配合、用电子屏滚动播放科普动画等柔性管理措施,被广大网友称为“史上最温柔的城市净化行动”。
当日会议上,新民晚报特稿部记者杜雨敖通过真实案例和新闻作品,展现公众对室外二手烟治理的关注与期待。不同领域代表带来一线控烟经验。徐汇区武康路志愿者代表分享“微笑示意—温馨提示—引导至吸烟点”三步劝导法,以柔性方式提升吸烟者配合度。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游腾飞在此次会议中表示,柔性治理通过制度弹性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正在重塑“健康城市”建设路径,其本质是以最小社会成本实现公共空间权利的最大公约数。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园区积极听取游客和公众的反馈,将于5月29日起进一步加强控烟措施和运营安排,大幅度减少或调整客流量较大区域的原指定吸烟区,在全域范围内共取消24个吸烟点,指定吸烟区的数量将为原来数量的一半左右,其中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指定吸烟区将减少到11个。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陈德指出,吸烟危害健康,而室外边走边抽烟更容易发生烟蒂随处乱扔的现象,同时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如烟头、烟灰烫伤他人或烫坏衣物,室内外乱扔烟蒂还可引发火灾等。对此,他建议,可以将一些特定和重点的室外人群聚集场所也纳入法定禁烟范围,“疏堵结合”在室外规范设置吸烟点,并标明吸烟点标识及引导标识,逐步形成烟民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同时尽可能减少二手烟带来的危害。
陈德还表示,下一步,即将正式对外运营的上海乐高乐园等场所也将进一步借鉴迪士尼的控烟经验,共同维护安全、健康而舒适的游玩环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