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巴金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
今天零时起,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大门,以巴老生前最喜欢的红玫瑰装饰一新,一盏旧式电灯在花丛下等待着读者。行人只要轻轻按下按钮,就可以点亮那一盏灯,在暖黄的灯光里被照耀着、温暖着、治愈着。
因巴金故居正在修缮,暂时不能向公众开放,一场特别的打卡“温暖的灯,始终亮着”在巴金故居大门外举行着。随着灯亮,一张暖橙色的卡片会缓缓送出,卡片一面画有巴金故居主楼门口的精美简笔画,另一面则是“巴金先生我想对您说……”的留言二维码。在这里,所有读者都可以留下自己想对巴老说的话。

一场特别的打卡“温暖的灯,始终亮着”

在这里,所有读者都可以留下自己想对巴老说的话
在这场打卡活动之外,即日起,巴金故居、巴金研究会、巴金图书馆还将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巴金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包括“巴金的杨浦记忆图片文献展”、憩园讲坛、文坛茶话会等。
由巴金故居、巴金图书馆、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巴金的杨浦记忆图片文献展”在杨浦区图书馆总馆开展,共分“巴金与杨浦百年工业”“巴金与杨浦百年大学”“杨浦大桥上的遐思”三个篇章。读者们将重拾这些散落于杨浦的记忆碎片,深入探寻巴金与杨浦百年工业和百年大学的历史交汇,共同聆听文学与城市发展跨越时空的共鸣。

1946年10月,巴金与萧珊、女儿小林摄于复旦大学教工宿舍(当时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的友人萧乾的住处)巴金故居供图

1994年11月2日,巴金与侄女李国煣、女婿祝鸿生、女儿李小林(后排从左至右)参观杨浦大桥。巴金故居供图
展区内同时设有阅读体验区,将提供《巴金小说系列》等近年出版的巴金作品和相关读物,供读者观展之余进行品读。
由巴金故居策划、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巴金小说系列》于今日首发,这套书包括巴金先生《灭亡》《第四病室》《春天里的秋天》等10部小说,以原编单行本为基础,以作者生前最后手订文字为底本,既选择作者影响较大、为读者熟知的作品,也重刊久未刊行的作品,以此反映巴金先生小说创作的原貌和多样性。图书以文库本形式推出,装帧精美,方便阅读。

《巴金小说系列》

《巴金小说系列》内页
邱华栋、孙晶等著名作家、学者也将带来两期憩园讲坛纪念专题讲座。在10月17日的“阅读是对作家最好的纪念”活动中,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邱华栋将与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巴金小说系列》责任编辑王淑丽,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围绕《巴金小说系列》展开对谈。11月2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新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孙晶将以“巴金精神的时代意义”为主题做专场演讲。

“阅读是对作家最好的纪念”对谈活动
此外,由SMG特别策划制作的人文纪录片《锦书来:巴金和他的朋友们》将于今晚在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播出。
2005年10月17日,巴金先生逝世。同年,第八届巴金学术研讨会首设青年论坛,意在弘扬巴金精神,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巴金研究。荏苒二十载,青年论坛已举办七届,获奖人数达75人。作为巴金先生逝世20周年重要纪念活动,此次巴金学术研讨会青年论坛获奖者座谈会暨文坛茶话会也将邀请青年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在今天研读巴金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巴金学术研讨会青年论坛获奖者座谈会暨文坛茶话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